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,是農業生產的基礎,耕地質量好壞關系到糧食的質量安全。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,堅決遏制耕地“非農化”、防止“非糧化”。提升河南省耕地地力,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,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,意義十分重大。
近年來,河南省規范耕地質量建設和管理,先后出臺了《河南省耕地質量管理辦法》《河南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》《河南省耕地質量建設規劃》,制定了《高標準糧田建設標準》《小麥秸稈粉碎還田技術規程》《玉米機械粒收測產技術規程》等系列標準,提高了耕地質量建設的法治化、規范化、科學化水平。河南省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,堅決遏制耕地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問題。統籌秸稈還田、深耕深松、休耕輪作等措施,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、水肥水藥一體化等技術,實現耕地質量和地力持續穩步提升。規范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建設,開展地情、墑情、肥情、環情監測。推進耕地質量調查與評價,明確耕地質量等級,推進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建設。2019年河南耕地實際面積1.2229億畝,耕地質量等級達到4.4128,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為18.9g/kg,土壤pH值平均為7.7。全省實施耕地質量提升技術推廣4.65億畝次,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87.2%,化肥使用量繼續負增長,改善了耕地土壤理化性狀,提高了耕地地力。
河南省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構建“統一規劃布局、統一建設標準、統一組織實施、統一驗收考核和統一上圖入庫”工作格局,強化工程管護、落實管護資金,構建建管并重的長效機制。開展高效節水灌溉和綠色農田建設示范創建,加快中低產田改造,持續提升糧食生產保障能力。拓寬投融資渠道,完善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使用機制,建立健全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。2020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660萬畝,2021年將新建高標準農田750萬畝。
但是,由于糧食種植的比較效益低,一些農民存在重用地輕養地、重產出輕投入、重無機輕有機的“三重三輕”傾向,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粗放性經營、掠奪性生產的特點,導致河南省耕地地力有以下幾個突出問題:一是中低產田面積占比較大。全省中低產田面積占60%以上,這些耕地中養分失衡的面積占80%左右,瘠、薄、瘦、漏、黏、鹽堿化均一定程度存在。二是土壤有機質含量低。根據2019年耕地質量監測點監測結果,河南省土壤有機質低于全國土壤有機質24.4g/kg水平。三是耕作層存在變淺趨勢。全省耕作層大部分平均厚度在15—20厘米,低于全國21.6厘米的平均值,比30年前淺了5厘米。四是土壤酸化問題局部突出。豫南和豫西南地區土壤酸化的程度和面積有加重和擴大趨勢。新時期,要通過推廣應用耕地質量提升技術,消除土壤障礙因素,建立良好土體結構,維護健康土壤環境,實現耕地質量持續穩步提升。
一是持續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。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,建成一批旱澇保收、高產穩產糧田。在建設區內采取單一或綜合措施,保護和提升耕地地力。以新建成的高標準農田、耕地退化污染重點區域和占補平衡補充耕地為重點,開展退化耕地綜合治理、土壤肥力保護提升、污染耕地阻控修復,重點治理水土侵蝕,改良酸化、鹽漬化土壤,改善土壤理化性狀。
二是持續推進化肥使用量零增長。實施精準施肥減量、調優結構減量、改進施肥方式減量、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,實現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長。通過輪作套作、固氮肥田、種植綠肥,實現用地與養地結合,持續提升土壤肥力。以均衡養分管理、有機質提升為核心,通過秸稈還田、增施有機肥、精準施肥等措施提升土壤肥力,著力形成一套可復制、可推廣的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模式,帶動更大范圍推廣應用。
三是持續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??刂妻r藥的使用量,減少不合理投入數量,加強新農藥、新藥械及其他綠色防控技術的試驗示范與推廣應用,加快推進防控技術的綠色化、輕簡化、智能化和精準化。建立一批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,推進全程綠色植保技術集成和示范應用。推廣保護性耕作,加快耕作層深松耕,打破犁底層,加深耕作層,構建合理耕層,持續增強耕地保水保肥能力。
農業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